小寒节气到,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该如何养生?
"小寒已近手难舒,终日掩门深闭庐。"
今日,我们正式迎来"小寒"节气,标志着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。"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",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该如何养生?
小寒大寒,冷成冰团。
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。寒为阴邪,其性收引凝滞,易伤人体阳气。小寒养生要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,收藏阴精,使精气内聚,以润五脏。

起居养生:
早睡晚起,注重保暖。
早睡可以养人体的阳气,晚起可以养人体的阴气,使身体内的阴阳维持平衡。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节气之一,做好保暖是第一要务,尤其是头、颈、背、手脚等易受凉的部位。外出要戴帽子,出门前、临睡前别洗头;日常可穿一件棉、毛背心;老年人要防范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;多做叩齿、泡脚。

饮食养生:
温补防寒,饮食多样。
饮食上以温补为主,尤其要重视“补肾防寒”。羊肉是小寒节气温补的首选食物,还可多食用党参、黄芪、何首乌、当归等补气补血、滋补肝肾的药膳。切记黏硬、生冷食物。注意食物多样化,精粗搭配,荤素兼吃,适当多吃苦味食物。

运动养生:
避寒就温,固护阳气。
坚持体育锻炼,如瑜伽、太极拳、散步、慢跑、跳绳、踢毽、打球、做操等。运动要注意:不宜太早,最好在太阳出来、气温有所升高后进行锻炼;大风、雾霾、冷空气袭来的天气,最好不在室外锻炼;尽量减少晚间外出活动次数;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;运动时不要大汗淋漓。

情志养生:
动静结合,保精养神。
中医认为,肾主水,藏精,在志为惊与恐,与冬令之气相应。在小寒之时,应调养心肾,以保精养神。要避免各种不良的干扰刺激,心神安静自如。冬天日照减少,易使人情绪低落。在阳光下较好时,尽量多晒太阳,多参加文体娱乐活动,注意动静结合。

锻炼禁忌:
民谚曰:“冬天动一动,少闹一场病;冬到懒一懒,多喝药一碗。”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。在这干冷的日子里,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,如晨早的慢跑、跳绳、踢毽等。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、畅达乐观,不为琐事劳神,心态平和,增添乐趣。
在此节气里,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,患“中风”者增多。中医认为,人体内的血液,得温则易于流动,得寒就容易停滞,所谓“血遇寒则凝”,说的就是这个道理。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。
养生药膳:
当归生姜羊肉汤
配料:当归20克、生姜30克、羊肉500克、黄酒和调料适量。
做法:将羊肉洗净切碎块,放入砂锅中,加入当归、生姜、黄酒及调料,加入足量清水,炖煮1至2小时,食肉喝汤。
功效:温中补血,祛寒强身。

养生药膳:
山药炖鸡汤
配料:农家鸡1只、山药1根、枸杞1小把,葱、姜、料酒、盐适量。
做法:鸡宰杀后,清理干净腹腔,剁成小块;葱、姜洗净,姜切片,葱打成葱结。将切好的鸡块放入锅中,加入足量冷水,烧开后撇去浮沫,加入一汤匙料酒,放入姜片、葱结。煮开后转小火,加盖,慢炖约30分钟。山药去皮切成小块,加入锅中,继续加盖炖10分钟。枸杞洗净,加入锅中,继续加盖炖10分钟,开盖加盐调味即可。
功效:御寒补肾,美容养颜。

养生药膳:
丝瓜西红柿粥
配料:丝瓜500克、西红柿3个、粳米100克,葱姜末、盐、味精适量。
做法:丝瓜洗净去皮,切小片;西红柿洗净,切小块。粳米洗净放入锅内,倒入适量清水置火上煮沸,改小火煮至八成熟,放入丝瓜、葱姜末、盐煮至粥熟,放西红柿、味精稍炖即成。
功效:清热去火,化痰止咳,生津除烦。

小寒已至,也开启了过年的前奏。
raybet妈妈在这里提醒大家:
注意防寒保暖,注重饮食锻炼。
祝幸运之树常青,愿顺利之藤永绕。
请您转发分享,
弘扬中华传统文化!
为中华传统节气点赞!